2005年,在全国奇石文化展上,一块看似非同寻常的奇石吸引了众多参展者的目光。
“这块石头真的是石头吗?为什么上面布满了像是白发一样的东西?”
围观的人们纷纷小声讨论着,纷乱的目光投向了那块直径约15厘米的奇石,脸上写满了疑惑和好奇。石头的表面看似长满了细细的白色“须发”,这让人不禁想知道这究竟是什么样的奇物。
似乎是看透了人们的好奇,旁边的解说员笑了笑,风趣地说道:“这个问题其实当初也困扰了石头的发现者田恩宏。”
他继续解释道,这块奇石最早出现在1987年,田恩宏在青岛的一个路边摊上无意中发现了它。起初,田恩宏也和其他人一样,认为这块石头上那些奇异的“白发”只是商家为了吸引顾客故意粘上的装饰。然而,经过仔细观察,田恩宏发现这些“白发”并非人工制造,而是自然生长的。
展开剩余86%“因为太喜欢这块石头,经过一番讨价还价,田恩宏最终以1.8万元的价格买下了它。”
解说员的话让周围的人更为惊讶,毕竟在1987年,1.8万元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。那么,这块看起来像是长满了“白发”的奇石,究竟有什么样的来头呢?
时间回到2004年,一位神秘访客走进了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的办公室,他的脸上带着一丝焦急,显然,他有着急切的事情要解决。
“教授,您能帮我看看这块石头究竟是什么吗?”
这位访客正是田恩宏。自从买下这块奇石后,他意识到它并非普通的石头,于是他多次寻求专家的帮助,但始终没有得到明确的答案。把奇石小心地放到教授的桌子上,田恩宏便开始讲述自己的经历。
田恩宏并不是一时兴起才去收藏奇石。其实早在刚刚工作时,出于对奇石的兴趣,他便开始收集各类石头。每次他都会花费不少的钱去购买那些自己喜爱的奇石,并且在家中专门放置了一个柜子用来存放。直到1987年那次公差到青岛,田恩宏遇到了这块“长满白发”的奇石,立刻吸引了他的注意。
最初,他怀疑石头上的“白发”是商家为了吸引顾客所粘上去的假象,还曾经准备揭穿商家的骗局。然而,当他买来一副放大镜,仔细一看时,他却惊讶地发现,这些“白发”并非人造。
“这些‘白须’比人类头发还要粗一些。”田恩宏注意到,这些“白发”虽然形态类似人发,但比头发更加粗壮、柔滑,甚至还带有一点黑色物质,像是毛囊一样附着在石头表面。
这时,田恩宏意识到,这块石头可能不是普通的石块。尽管商家开价4万元,这对于1987年的田恩宏来说是个极大的负担,但他还是决定买下它。在一番讨价还价后,田恩宏以1.8万元成交。
回到家后,田恩宏迫不及待地将这块石头放入收藏柜中,时不时取出来欣赏。然而,没过多久,他便发现了石头的异样。
“我曾用火烧过石头上的‘白须’,结果发现它是空心的,燃烧的速度极快,烧过后的地方也没有毛发的味道,而是变成了粉末。”
这使得田恩宏更加确信,这块石头并不寻常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他还发现了石头上“白须”的变化。曾经柔顺的“白发”变得越来越粗糙,甚至有些地方开始硬化,仿佛变成了某种坚硬的物质。
直到一天,田恩宏发现这些“白须”的长度似乎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化。原本四五十毫米长的“白发”,竟然变得比以前长了20毫米以上。石头的外观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,这让他不禁怀疑,这块石头究竟是不是“活的”?
这一切的变化让田恩宏的家人越来越感到不安。家人对此也十分反感,甚至邻居们都开始流传起石头的怪异传闻,大家对这块“活石”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猜测与恐惧。田恩宏的妻子更是抱怨不已,因为这块石头不仅让家庭经济变得捉襟见肘,还带来了不少的社会舆论压力。
2004年,田恩宏终于通过多方努力,找到了北京大学的地质教授,希望能搞清楚石头的真正来历。教授们对这块奇石产生了浓厚兴趣,于是开始进行一系列的研究。首先,他们提取了“白发”部分的样本进行分析,结果发现这些“白发”并非人为粘上去的,而是自然生长的。教授们还发现,石头上的“白发”与石头表面之间,覆盖着一层类似物质。经过进一步分析,他们确定这种物质与碳酸盐相似,且与深海中的白珊瑚成分相近。
然而,“白发”究竟是什么,教授们依然无法解释清楚。唯一的解释是,这块石头可能来自深海,成分类似于白珊瑚。而且,这块石头的“白发”究竟从何而来,还没有任何先例。教授们甚至猜测,这可能是一种不知名的海洋植物,石头上的“白发”可能是植物的一部分。
得到初步答案后,教授们建议田恩宏继续向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求证。
田恩宏随即带着石头来到了海洋研究所。在经过专家的进一步分析后,终于揭开了这块奇石背后的谜团。专家们确定,这块石头的成分与白珊瑚相似,且根据石头表面的“白发”附着特征,他们推测,这些“白发”很可能是海洋中的一种寄生生物——头盘虫。
头盘虫通常寄生在石头上,并且能够随环境变化而改变形态。它们在深海环境下常呈现为软体状,随着石头的漂浮,它们可能会在石头表面形成细长的结构。而当石头被打捞上岸后,失去了水源,这些“白发”也随之开始干涸、硬化。最终,这些“白发”变成了田恩宏发现的奇特结构。
这项发现令人震惊,田恩宏也意识到,他手中的这块奇石不仅是个人收藏品,更是海洋学上的一项重大发现。于是,他决定将这块石头无偿捐赠给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,供科研人员研究。
这个决定受到了广泛的赞誉,而那块被戏称为“白发魔石”的奇石,也成了大家茶余饭后的话题。如今,这块石头依旧保存在中国科学院的馆藏中,科学家们坚信,随着进一步研究的深入,它背后可能隐藏的生物学秘密终将被揭示出来。
发布于:天津市联丰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